002089股票技术 年报被出具否定意见,ST新海控股权终止变更,股价却已提前三连板

年报被出具否定意见,ST新海控股权终止变更,股价却已提前三连板

记者 | 郭净净

编辑 |

5月16日,ST新海(002089.SZ)披露,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张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马玲芝于2021年5月14日向苏州恒好投资有限公司(简称“苏州恒好投资”)发送了《解除通知函》,解除与苏州恒好投资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股份转让协议之备忘录》及其补充协议,终止公司控制权变更。

据了解,2020年9月11日,张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马玲芝拟将其持有的334,559,546股股票(占上市公司总股本24.34%)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转让给苏州恒好投资。其中,马玲芝转让所持公司16.44%股份,张亦斌转让所持7.90%股份。若本次转让全部顺利实施完成, ST新海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合计持股24.34%的苏州恒好投资,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沈健。

协议显示,苏州恒好投资以承债方式受让张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马玲芝持有的转让股份,承债总金额(即受让转让股份的交易对价)为不超过7.79亿元,折算每股价格不超过2.33元。

不过,5月16日,ST新海披露公告显示,苏州恒好投资迟迟未能按照股份转让协议的约定与光大证券、上海证券及兴业银行苏州分行达成三方协议,而上市公司正在积极协调陕西相关政府部门和资金方对陕西通家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债务重组,相关合作的基础也发生了变化。

根据去年9月签订的《股份转让协议》,若协议签署后,苏州恒好投资2个月内未按照本协议的约定与光大证券、上海证券及兴业银行苏州分行达成三方协议;若经双方一致同意,延长1个月后,仍未达成三方协议;双方任一方有权以书面形式单方直接终止并解除本协议。

鉴于此,张亦斌及马玲芝于2021年5月14日书面通知苏州恒好投资,解除相关股权转让协议。

ST新海称,截至2021年5月16日,协议双方仍未按照股份转让协议的约定与光大证券、上海证券及兴业银行苏州分行达成三方协议。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次解除股权转让协议等事项不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产生重大影响,不存在损害公司及中小股东利益的情形,公司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亦未发生变更。

去年9月上述股权转让协议签署时,ST新海停牌前股价是2.71元/股,而去年9月14日复牌后的第一个交易日收盘价是2.85元/股。但截至2021年5月14日,该公司的最新股价报收1.84元/股,较此前2.33元/股的转让股价还低了21%。

需要看到的是,5月12日至5月14日,ST新海收获三个涨停板。此前,在该公司于4月27日披露2020年年度报告及2021年第一季度报告后,其股价一度在5月7日跌至1.52元/股低谷。

5月16日,ST新海称,除了终止股权转让事宜外,公司目前没有其他按规定应予以披露而未披露的事项或与该事项有关的筹划、商谈、意向、协议等。

据了解,ST新海目前逐步剥离非主营业务,将专注通信业务。公司于2020年12月宣布将持有的江西迪比科股份有限公司17.86%股权以2亿元转让给曾金辉和若彦实业。2020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9亿元,同比跌40.07%;亏损2.74亿元,同比盈转亏。2021年一季度,其营收同比跌12.39%至4660.76万元,亏损667.62万元。

据公告,亚太(集团)会计师事务所对ST新海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该审计机构认为,ST新海公司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存在重大缺陷,主要审计两方面问题:一是ST新海《2019年度业绩预告》与2019年经审计的净利润与业绩预告差异较大,且未能按规定及时修正,业绩预告不准确表明新海宜集团对重大会计事项的判断存在重大缺陷,与之相关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失效。二是,ST新海在2018年、2019年未能有效执行防范控股股东及关联方资金占用的相关管理制度,公司与关联方发生规定;截止2020年12月31日,上述关联方资金占用尚未偿还。

鉴于此,因存在“公司最近一年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内部控制鉴证报告”及“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形,ST新海于2021年4月28日开市起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

股价跌破1元实控人出手增持,ST新海能摆脱退市命运么?

连续15日跌停、濒临退市之际,*ST新海(002089.SZ)的实际控制人,突然出手增持数十万股。

*ST新海公告显示,2月13日、14日,实控人张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增持公司股票1000股、50万股,增持金额分别为1050元、50万元。此事披露后,该公司股价在2月15日强势涨停,股价回到1元上方。16日,*ST新海股价收跌3.81%,最新股价为1.01元。

*ST新海此前长期曾卷入专网通信骗局。2014年~2019年,该公司通过转网通信业务进行虚假自循环业务。被证监会认定长期财务造假后,其股价持续跌停,一度跌破1元面值。而今年首只退市股*ST凯乐(600260.SH),也因参与专网通信案实施财务造假,股价连续20个交易日跌破1元,近期已被终止上市。

目前,*ST新海实控人张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几乎均为冻结或质押状态,此次突然增持,是为了避免股票退市,还是忽悠式增持

是真增持还是忽悠

*ST新海2月14日晚间公告,张亦斌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海竞信息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竞集团”),计划自2月15日起六个月内通过二级市场增持公司股份,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800万元、不超过2200万元。而增持的目的,是“提升投资者信心,切实维护中小股东利益”。

公告还称,若张亦斌在增持计划实施期间,丧失作为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事长的主体身份,其将终止本次增持。

公开披露显示,张亦斌直接持有*ST新海1.41亿股,持股比例10.25%,其配偶马玲芝、海竞集团分别持有6629.98万股、50.1万股,持股比例分别为4.82%、0.036%,上述三方在*ST新海合计持股15.106%。

张亦斌及其配偶持有*ST新海的股份,几乎都处于冻结或质押状态,其能否完成增持计划存在很大不确定性 。根据此前披露,2022年1月至5月,张亦斌、马玲芝因未履行质押证券回购义务,持有的该公司7.8%、11.64%的股份,已被司法拍卖并完成过户。截至去年9月末,张亦斌、马玲芝合计持有总股本15.07%股份,其中99.6%处于质押状态,而且已经全部被冻结。

针对张亦斌的增持计划,深交所已经发出关注函,要求*ST新海说明其增持的资金来源,是否存在上市公司向增持主体提供资金的情况。

卷入“专网通信”案,连续多年财务造假

因为长期参与专网通信业务, *ST新海连续六年的财报被认定造假。今年1月17日,证监会出具的行政处罚及市场禁入事先告知书,揭开了*ST新海财务造假的严重程度。

《告知书》显示,*ST新海通过参与专网通信虚假自循环业务虚增销售收入、利润,公司的2014年至2019年年度报告及2019年半年度报告存在虚假记载,合并报表层面虚增销售收入共计37.41亿元,虚增销售成本共计32.18亿元,虚增利润总额共计5.63亿元。

证监会查明,张亦斌时任新海宜董事长、总裁,决定引入专网通信业务,知悉隋田力控制专网通信业务,知悉专网通信业务模式,其从2015年底起对业务开展过程中诸多异常迹象情形未采取措施,对隋田力、胡海平等人实际控制管理新海宜电子的业务主观上采取放任态度。

证监会认定张亦斌的违法情节较为严重,决定对其采取10年证券市场禁入措施,给予警告,并处以200万元罚款。在禁入期间内,张亦斌不得继续在原机构从事证券业务或者担任原上市公司、非上市公众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职务。但目前,*ST新海尚未公告任何关于张亦斌辞任的信息。

财务造假坐实后,*ST新海从1月18日开启跌停潮,连续15个交易日跌停。2月15日,*ST新海一度跌破1元,当天拉出地天板,涨停收报1.05元。

与*ST新海一样,今年A股首只退市股*ST凯乐,也深度参与了专网通信案。监管认定,该公司2016至2020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的行为。最终,*ST凯乐因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收盘价均低于人民币1元,股票将被终止上市。

*ST新海去年的业绩大幅亏损。业绩预告显示,*ST新海预计2022年净利润亏损1.8亿-2.5亿元,同比下降3913.16%-5396.05%;预计扣非后净利润亏损1.49亿元-2.19亿元,同比下降136.22%-247.12%。报告期内,*ST新海对联营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及债权计提减值准备,是业绩亏损的主要原因。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ST新海的货币资金诶5085.79万元,短期借款2.78亿元。

相关问答

碳酸锂股票有哪些?-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

[回答]碳酸锂股票有很多,例如以下股票:1、江特:股票代码是002176;2、天奇股份:股票代码是002009,该公司主要是一家生产研究化工产品的公司;3、新海:股票代...

华海通信属于哪家上市公司?

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华海力达通讯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2月,是上市公司苏州新海宜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089)的下属子公司...

发表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