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官古城又称盐官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因刘濞在此设司盐之官而得名,盐官古城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长江三角洲南端,东濒钱塘江,南部靠近杭州。
盐官古城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四季分明。盐官古城建成于唐永徽六年(655年),千余年间一直都是海宁县(州)治所在地。从明清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盐官古城都是钱塘江南北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和海河运输的中转枢纽。199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18年,“盐官古城-潮乐之城”正式启动,开始了系统性复兴,2021年该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计划”试点名单。
盐官古城是良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盐官古城最早有“五大城门四悬索桥,七十二弄三大街”,原有的春熙、镇海、安戍、拱辰、宣德五大城门,只剩下春熙门。城内拥有观潮胜地公园、陈阁老宅、金庸书院等景点。
名称由来
盐官古城又称盐官古镇,自汉代始煮海为盐、晒盐制盐,因刘濞在此设司盐之官而得名。
历史沿革
盐官古城是良渚文化重要发源地之一,公元前196年,吴王刘濞所置司盐之官于此。盐官古城建成于唐永徽六年(655年),千余年间一直都是海宁县(州)治所在地。唐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置建宁镇,五代后梁开平四年(公元910年)易建宁镇为盐官镇。到北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年),盐官古城已有上管、下管等八大盐场。从明清一直到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盐官古城都是钱塘江南北货物的重要集散地和海河运输的中转枢纽。1991年,浙江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一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10年,盐官古城被评为第五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018年,“盐官古城-潮乐之城”正式启动,开始了系统性复兴,2021年该项目成功入选浙江省首批“千年古城复兴计划”试点名单。2024年,盐官观潮景区入选嘉兴市十大职工疗休养基地。2025年春节,盐官古城日均游客量达1.45万人次,到“国际劳动节”假期接待量创下2025年新高,累计客流达14.2万余人次,日均客流量较年初近乎翻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盐官古城位于中国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长江三角洲南端,东濒钱塘江,南部靠近杭州市。
气候
盐官古城所处地区属亚热带海洋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为15.9℃。
地形地貌
盐官古城所处地区地处杭嘉湖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平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87.1%。南部略高,北部略低,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南北高差约3米左右。
建筑布局
盐官古城最早有“五大城门四悬索桥,七十二弄三大街”,原有的春熙、镇海、安戍、拱辰、宣德五大城门,只剩下春熙门。盐官古城拥有观潮胜地、海神庙、王国维故居、陈阁老宅、金庸书院等景点。
主要景点
观潮胜地
因为盐官镇地处钱塘江入海口的咽喉,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这里是钱塘潮的观潮胜地。钱塘江的潮水天天有。每月农历初一至初六、十五至二十都有大潮,故一年有150多个观潮佳日。1994年起,海宁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了江滨“观潮胜地公园”。公园占地16.24公顷,南缘为钱塘江岸的鱼鳞石塘,北邻沪杭公路。观潮胜地公园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也是天下奇观海宁潮的最佳观赏地。公园内有多处观潮点,如鱼鳞石塘、观潮楼等,除此之外,还有小普陀寺、镇海铁牛等景点可以游览。
陈阁老宅
陈阁老宅是清代重臣陈元龙的故居。陈元龙是雍正朝太子太傅、文渊阁大学士、礼部尚书转工部尚书,世称广陵相国,亦称海宁相国,清代相国(宰相)又称阁老,故其宅俗称“陈阁老宅”。这个老宅坐南朝北,由他的曾祖父所建。陈登拜相后,老宅又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形成东中西三路:东路主要有聂氏宗祠、筠香馆、双清草堂等;中路主要有轿厅、爱日堂、大楼等;西路主要有大厨房、下人房、伶人房等。
王国维故居
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的故居坐落在盐官古城西门直街周家兜,南隔城墙与钱塘江相望,北临市河。他们家原来住在双仁巷,1886年因其父王乃誉新建了这座“娱庐”,全家搬到这里。故居是一座坐北朝南的石库门建筑,共有二进,前为平屋三楹,后为楼房三楹,楼后还有花园,整组建筑自成独立院落。我们看到大门内外分别悬有顾廷龙、朱穆之题的“王国维故居”匾额;门厅中央置有王国维半身铜像,周围分列着王国维的12幅生平画像。楼中厅正面挂着“苍松万年春”图,上面是沙孟海题的“广业甄球”匾额,两边有郭沫若书写的“发前人所未能发,言腐儒所不敢言”的对联。其他空间主要用来对王国维书籍、文献、手迹、拓片、照片等进行展览。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号观堂,盐官镇人。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做过给溥仪讲书说经的帝师,是我国近代最富创见性的学术奇才,享有国际盛誉的大学者。他学贯中西,在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文、汉晋木简、敦煌市文献、西北地理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学术著作多达62种。梁启超赞他是“学界重镇”,郭沫若称他为新史学的开山人物,并誉之为中国现代文化的“金字塔”,鲁迅先生也认为“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他同梁启超、陈寅恪和赵元任并称为清华四大导师。
金庸书院
在金庸先生的老家海宁市,有两处纪念金庸的建筑,一处是袁花镇上的金庸故居,还一处是盐官镇的“金庸书院”。金庸书院位于盐官古城中心,在原来的古县衙对面。进入书院的人,一进门,都会被甬道左侧一排壁画所吸引,那上面刻着金庸十五部小说的插图,内行的读者能够迅速地认出分别是哪个章节的故事。金庸书院占地七亩,整体采用了江南园林的设计,亭台水榭,曲径通幽。建筑部分由书剑堂、藏书楼,望云亭等部分组成,藏书楼内展示着金庸先生的学术资料等,不同版本的著作,以及一些文房用品。
海神庙
穿过春熙门城楼,就是海神庙,不过这座海神庙非同寻常,似庙非庙,似宫非宫,海宁市人俗称“庙宫”,当年由清浙江省总督李卫奉敕建造。海神庙始建于清雍正年间,占地四十亩,当年可是相当富丽堂皇,耗银十万两,规模宏大,庙内供奉“宁民显佑浙海之神”,并列祀历代有功于世并与潮有关的人,海神庙的建造是想借神力抵御潮患。盐官古城作为钱塘江入海口,历史上既为观潮胜地,又长期为水患所困,因而有着深厚的潮神信仰。这座供奉海神的庙宫,在遭到了数次战乱后,现存面积约占原来的1/3,保留下来中轴线上的大殿还是清朝建造的,仿照了故宫太和殿的式样。在海神庙正殿后面,有一座御碑亭,里面有雍正和乾隆两位皇帝亲题的汉白玉御碑,碑身阳面为雍正帝御制《海神庙碑记》,阴面为爱新觉罗·弘历御制《御海塘记》。
开发与保护
为切实保护好盐官古城这一历史文化遗产,并使其得到可持续发展,结合盐官历史文化名镇的实际情况,盐官度假区管委会编制《盐官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规划以盐官镇镇域范围为界,共计56.02 平方公里。其中《海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确定的历史城区范围为本次重点规划范围,共计133.26 公顷。
盐官古城潮乐之城作为浙江省“十项重大工程”的文旅融合标志性项目,截至2025年6月,已接待游客超40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3684.91万元。在盐官古城潮乐之城建设过程中,当地坚持古城复兴和强村富民有机融合,已为周边群众直接提供就业岗位 600余个,实现本地用工就业率超 70%。
所获荣誉
相关文化
诗词作品
1916年9月15日(农历八月十八),孙中山偕同夫人宋庆龄等到盐官看潮。当孙中山看到江上雪浪翻滚、喷珠溅玉的情景时,心有所触,拿起笔来,一挥而就,“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其情溢于言表,其势振聋发聩。1957年9月11日上午(农历八月十八),毛主席来到盐官看潮。当万马奔腾的钱塘潮从身边掠过,一下激发了他的豪情壮志,奋笔写下《七绝·观潮》“千里波涛滚滚来,雪花飞向钓鱼台。人山纷赞阵容阔,铁马从容杀敌回。”据《海宁州志》载,当年乾隆在盐官镇观潮时,见潮水如巨龙翻腾,也即兴赋诗,“吴山越水古雄州,涛卷云山万壑秋”,因为太过平常,显得淡而无味,为随行文臣所不屑,但他们只敢在私下里吐槽,“天子观潮,诗不如潮。”1923年徐志摩带陆小曼观潮,在盐官镇茶馆墙上即兴写诗:“潮是月的呼吸,你是潮的倒影。”被老板发现后,要求擦除,徐志摩竟掏钱买下整面墙,称“潮水可退,诗意不褪”。1935年张大千在盐官写生,为贴近观察潮水,站得太近被浪花扑倒。其标志性长胡子沾满泥沙,他自嘲:“潮神嫌我画得不像,罚我吃一口咸沙!”
乾隆身世传说
传说雍正帝胤禛早年无子,有年生了一个女儿,恰巧此时朝廷重臣陈元龙家生下了一个儿子,两个孩子同年同月同日生。正在为无子继承王位而忧虑的雍亲王,忽然计上心来,叫陈家把孩子抱来看看。谁知送去的是个男孩,抱回来的却是个女孩。陈家见此大惊失色,但又不敢声张。只好悄悄地把这个女孩送回盐官老家抚养,而自己儿子从此就留在了雍和宫。这个男孩长大后,做了清朝入关后的第四位皇帝——清高宗乾隆。
这个传说在民间流传甚广、影响很大,金庸在小时候就听说过,他觉得这个故事非常有趣,就把它写进了《书剑恩仇录》。在书中虽没有直接描写雍正换子的具体过程,但通过遗书交代和人物对话等间接地揭示了乾隆的“汉族血统”。第十四回中通过红花会老舵主于万亭的遗书点明乾隆身世:“乾隆汉人,乃我海宁市陈氏之子。自雍正以女易子,乾隆实乃陈阁老亲子,尔等须反清复明,恢复汉家山河。” 第十九回中陈阁老的二儿子陈家洛对乾隆说:“你本是海宁陈家的儿子,你亲爹爹是陈阁老,雍正调换了你来,冒充满族。你真正的祖宗在大汉江山,不在满洲!”在第二十回,太后面对乾隆冷笑道:“你莫忘了,你是什么出身。你亲生母亲是承德避暑山庄的一个宫女,若不是先帝爷(雍正)用调包之计换了陈家的儿子,你能有今日?”金庸通过这种“隔帘花影”手法,把这个故事写得隐隐约约、活灵活现,也为后来许多作品奠定了艺术真实的基础。
盐官看潮
1923年9月28日,正值农历八月十八,徐志摩陪同任鸿隽、陈衡哲、胡适、曹诚英、陶行知等一行到盐官看潮。他们分别从上海市和杭州市出发,在斜桥会合后,大家一起吃了中饭。据《徐志摩未刊日记》记载:“大家集在一只船里用餐,十个人挤在小舱里,满满的臂膀都掉不过来。饭菜是大白肉、粉皮包头鱼、豆腐小白菜、芋子,大家吃得很快活。”
唐宣宗落发为僧
海宁市的盐官古城,曾经是独立的县治所在。传说晚唐时一位皇帝,因为厌倦了滚滚红尘,落发为僧,最后魂归盐官,至今灵塔尚存。这位传说中的大唐皇帝名李忱,庙号宣宗,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帝王,后世号称“小太宗”。事实上,宣宗因服食丹药,中毒而亡,死于长安大明宫。
参考资料 >
阅读江南 品味古镇|盐官:奔腾千年的中国潮乡.今日头条.2025-09-23
海宁盐官,金庸笔下武侠江湖的源头.新浪网.2025-09-23
盐官概况.海宁市人民政府.2025-09-23
盐官历史文化名镇保护规划.海宁市人民政府.2025-09-23
城乡融合看海宁|千年古城解锁“留量密码”.海宁市人民政府.2025-09-23
浙江嘉兴:文旅融合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百家号.2025-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