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成
来源:互联网

王大成(1940年6月11日-2025年9月19日),男,四川省成都市人,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原副所长,研究员。

王大成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和分子改造研究。1963年8月至1978年2月,王大成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982年4月至1984年3月,王大成前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室学习工作。在此期间,王大成于1982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6月至1990年10月,王大成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在此期间,王大成于1986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1988年前往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蛋白质晶体学实验室学习工作。2005年,王大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6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0日,王大成担任《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主编。2025年9月19日10时2分,王大成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王大成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中国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后发现长效胰岛素的结构机理,取得突出成绩;同时测定高分辨率糜Caspase-3晶体结构,阐明酶原激活机理。王大成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并被评为中科院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63”计划先进工作者,中科院杰出贡献研究生导师。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40年6月11日,王大成出生。1963年,王大成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工作经历

1963年8月至1978年2月,王大成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1978年3月至1982年5月,王大成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1982年4月至1984年3月,王大成前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化学研究所,生物大分子结构实验室学习工作。在此期间,王大成于1982年6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1986年6月至1990年10月,王大成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在此期间,王大成于1986年10月担任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于1988年前往英国约克大学化学系蛋白质晶体学实验室学习工作。

2005年,王大成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7年2月,王大成编著的书籍《蛋白质工程》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15年10月16日,王大成在电子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医学科学院·四川省人民医院为全校师生带来题为“病原结构生物学——转化医学的分子基础”的学术讲座。2016年8月1日至2020年7月30日,王大成担任《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主编。

人物逝世

2025年9月19日10时2分,王大成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85岁。

研究领域

王大成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和分子改造研究。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下列三个方面:

一、重要病原菌致病关键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和分子机制

1. 结核杆菌(MTB)易感性、潜伏性和耐药性相关蛋白质结构功能基础:发现与鉴定这些MTB致病特性密切相关的蛋白质,解析三维结构,揭示相关作用机理。

2. 革兰氏阴性菌效应蛋白的结构-功能及致病机理:重点研究痢疾杆菌,螺旋菌绿脓杆菌III型,IV型和VI型分泌系统相关的毒力因子和致病相关蛋白的三维结构及其与功能关系。

二、一些内源性疾病的蛋白质结构-功能基础

1. 内源性突变所致神经退行性疾病相关(如AOA1,I型脊髓小脑性共济失调伴眼动不能症)蛋白质及其病理性作用配体配位化合物的三维结构与疾病的关系;

2. 内源神经血管瘤和母细胞瘤相关蛋白质CCM系列三维结构及其招募致病通路中重要蛋白质的结构原理研究。近年全面完成人脑海绵状血管瘤(CCM)致病通路中的关键安蛋白CCM 2与其靶蛋白MEKK3激酶调控结构域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发现功能单位组装的结构机理,揭示其介导脑动静脉畸形生成原初过程的分子基础。论文已发表于 Structure.(Structure 2015,23,1087–1096)。

三、宿主细胞应答病原体入侵的免疫反应蛋白质结构功能基础

1. 宿主细胞识别病原相关分子模式受体(Pattern Recognition Receptors,PRRs)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Toll-like receptor (TLR) 和NOD-like receptor (NLR) 是识别病原菌保守分子模式(PAMPs),起始免疫反应的主要功能分子。本研究组重点,研究人类TLR1/TLR2/TLR6识别来自于病原菌细胞膜脂糖的结构基础,揭示这类分子可被不同的TLR异聚二体识别,引发强烈免疫反应的结构机理。同时,结合晶体学与电镜方法,研究新型胞内受体NLR 的结构与功能。

2. 免疫的分子机制研究:

通过合作研究,解析炎性caspase切割的底物蛋白GSDMD三维结构,与功能研究有机结合,揭示天然免疫应答中细胞焦亡的关键分子机制,为多种自身炎症性疾病和内毒素诱导的败血症提供了全新的药物靶点,也为自身炎症性或自体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思路。论文发表于Nature(2016)。

主要成就

科研综述

王大成早年主要研究蛋白质激素、多肽神经毒素及动植物天然防御蛋白(包括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蛋白),参加中国胰岛素晶体结构研究。主要成果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次,中科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研究组近年的研究方向为病原结构生物学,主要研究外源(如病原体感染)和内生(如生理突变)病原因素致病,以及宿主应答的蛋白质结构功能基础,及其基于三维结构的分子机理。疾病的发生与防御及相关免疫反应都有特定的路径,其中重要相关蛋白质及其功能配位化合物是主要结点,研究在这些致病通路中关键蛋白质及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及其与致病功能的关系,将为深入解析疾病发生与防御机制提供精确定量的新知识新原理,从而对相关疾病的防治和药物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全面认识生命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

王大成运用X-射线晶体结构分析方法研究一些重要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及其与生物功能的关系,并以此为基础结合可能的医药应用开展相关蛋白质工程研究。曾作为主要成员参加中国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猪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成果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后发现长效胰岛素的结构机理,取得突出成绩;同时测定高分辨率糜Caspase-3原晶体结构,阐明酶原激活机理,作为基础性成果被引用至今。他重点研究的是健康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及其配位化合物的结构与功能,包括Cul3介导的泛素连接酶复合物,一些动物病原菌致病相关的重要蛋白质/复合物,以及一系列芳香族化合物微生物降解途径中的关键蛋白质/复合物。

代表性工作

1. 破解细胞焦亡的关键分子机理:

通过对gasdermin蛋白结构与功能研究的有机结合,首次揭示了gasdermin家族N端结构域具有在膜上打孔进而破坏细胞膜的功能,证明了该家族成员GSDMD是炎性caspase诱导细胞焦亡的直接执行者。研究结果不仅为针对GSDMD开发自身炎症性疾病和败血症的药物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也为后续研究其它gasdermin蛋白在程序性细胞坏死和天然免疫中可能的生理功能开辟了道路。

2. 揭示超级细菌β-内酰胺酶NDM-1分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分子机理:

成功测定NDM-1与头孢类抗生素分解中间产物配位化合物的高分辨率晶体结构,是国际上首次利用晶体学方法捕捉到头孢类抗生素分解产物中间体的精细三维结构,为NDM-1分解抗生素底物过程中酶-产物中间体复合物的存在提供了坚实的实验证据,也为进一步基于反应速率控制步骤合理地设计抑制剂提供了充分的理论依据。

社会任职

人才培养

教授课程

王大成在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教授《结构生物学》《高级生物化学》等课程,并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杰出贡献研究生导师。

指导学生

个人作品

论文作品

书籍作品

科研项目

获得荣誉

个人荣誉

作品荣誉

参考来源:

人物评价

王大成在蛋白质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及致病相关蛋白等领域,开展了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有创造性的学术成就。作为主要成员之一,参加中国第一个蛋白质晶体结构(猪胰岛素)测定,成果达到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在中国国内外产生重要影响,对中国结构生物学的早期发展做出贡献。——(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官网评)

王大成长期从事蛋白质三维结构与功能及其分子改造研究,在蛋白激素、多肽生物毒素、动植物防御相关蛋白等领域取得突出的系统性创造性学术成就。——(中国科学院大学官网评)

王大成先生热爱祖国,对党忠诚,严于律己,治学严谨,拥有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祖国的科学研究事业,桃李满天下,为中国结构生物学的开创与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王大成先生的逝世,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重大损失。——(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评)

参考资料 >

王大成.中国科学院学部.2025-09-21

中国科学院院士、分子生物物理学家王大成病逝,享年85岁.澎湃新闻.2025-09-20

王大成 .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09-21

王大成 / 院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5-09-21

王大成院士与我校师生畅谈结构生物学.电子科技大学新闻.2025-09-21

王大成 / 院士 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5-09-21

郝志峰校长教师节前夕看望王大成院士.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25-09-21

王大成-中国科学院大学-UCAS.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06-03

用户登录.ucdrs.2025-09-21

王大成_学位论文搜索.学位论文搜索.2021-06-03

王大成院士来我院进行学术交流.北京大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学院.2025-09-21

王大成.中国科学院大学.2025-09-21

讣告.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2025-09-21

生活家百科家居网